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借天改明 > 第一百七十五章 小民的看法

  “掌柜的,你不知道这仓钞现在值老钱了么?”

  “吴哥,前两ri,我还听人起一份仓钞十五分银,也就现在的一只鸡钱,难不成仓钞的价钱还能翻个三倍?”掌柜看他们这样子,就知道行情有变,于是,试着猜道。

  吴二和小伙伴们听了又是一阵地笑,然后他才对掌柜道:“昨ri皇上下旨,要让全国的食盐产量足以支付所有仓钞都能兑换盐引。你,现在这仓钞会值多少钱?”

  “当真?”掌柜一听,拿着那张仓钞的手都微微抖了起来。

  “怎么,不信?要不我去抢购了这么多仓钞是吃饱了撑的?”吴二一边一边得意地拍了拍自己怀里放仓钞的位置。

  “是你姐告诉你的?”掌柜想再确认一次。

  吴二像看白痴一样看看他,没有话。

  掌柜从他眼神里看到一个答案,像是在嘲笑自己,这都还用问,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嘛。

  掌柜又看看和吴二一起来的同伴,发现他们一个个都跟吴二的眼神一样看着自己,心底慢慢地涌起一股狂喜。

  吴二看掌柜像是在发傻,等得不耐烦了,就问掌柜道:“这仓钞你是收还是不收,你要不收的话,我们自个儿换一家吃去。”

  他的时候,仰着头,只等掌柜一边把仓钞收回怀里,一边连声好话来恭维自己。

  没想掌柜却道:“呀,真的是这样啊,吴哥这仓钞,我不能收,请您收好。”

  吴二一听,讨了个没趣,自己都告诉他消息是真的,还拒收仓钞,真是脑子被驴踢了。

  掌柜用双手递着那张仓钞,等吴二拿回去。

  他看吴二的脸sè不对,马上解释道:“吴哥不要误会,您这个消息,就值这次饭钱。您吃好喝好,费用全免。”

  吴二见掌柜一脸诚恳,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,心里一动,一边拿回仓钞一边猜道:“莫非掌柜也有不少仓钞?”

  “正是,只要开的时间比较长的酒楼饭馆,总会去收购一些,想着那天能撞大运,兑换点盐引出来,或卖或自用都方便。没想今ri还能全部兑换,皇上英明啊!”

  掌柜一边站直身子,一边感慨道。

  “吴哥,您,朝廷能产出那么多盐么?”掌柜又有点担心,再问吴二。

  “确实,大明朝这么多年,仓钞是越积越多,多少人家的仓钞都烂成了废纸。这食盐的产量能全部兑换完仓钞?”吴二的一个同伴也有疑问。

  “你不知道了吧,看在你也出了不少力的份上,待我细细给你听。”吴二对他同伴道。

  吴二一边,一边坐了下来,同伴们都围着桌子,静待吴二的下文。

  “皇上八百里加急把两京一十三省的盐转运使和提举都招到了京师,就在昨天下午,在文华殿开了会,内阁,各部尚书,司礼监全部都参加。掌柜的。”吴二了个开头,觉得不带劲,就抬头叫掌柜。

  掌柜也在听着,吴二一叫他,马上答应一声。

  “你这没酒没菜的,让我饿着肚子讲?”

  “对对对,掌柜的,赶紧上酒菜。”吴二同伴们也赶紧叫嚷起来。

  掌柜一听,连忙道歉,然后让小二去通知厨房做菜,上好酒。

  然后他寻思着是不是自己跑一趟,去看看仓钞的行情,看是否真的是吴二所。

  但吴二向来没有吃霸王餐的先例,又是个好面子的人,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编造个假消息来蒙自己,再,他的有鼻子有眼的,凭自己这双多年历练出来的眼睛,也没看出有假。

  掌柜还没下定决心,后院就派来一个家人,向他报告了这个好消息。

  原来事先得到消息的人,都是编造各种理由悄悄收购仓钞。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收购的差不多了,真实消息才流传开来,被后院派出去办事的家仆听到,赶紧回来报告。

  掌柜放下了最后一丝担心,大喜过望,跑回后院,去查验家里收着的仓钞,以前不怎么重视,现在可是要藏好才行。

  过了一会后,他喜气洋洋地又出现在酒楼,宣布所有客人的午饭钱都免了。

  一时之间,醉仙楼虽然客人不多,但从掌柜到小二,再到顾客,全部都乐呵呵的。

  当然,出手了仓钞的人就只有躲在家里后悔了。但总得来,原本形同废纸的仓钞又变得值钱了,还是皆大欢喜的事。

  再吴二和同伴们一边喝酒吃菜,一边八卦昨ri的事。

  他们着着,有一个同伴忽然问道:“你们有没有发现,当今皇上好像和以前的皇didu不一样了。”

  “有什么不一样,不都坐在金銮殿上么。”有一个同伴不以为然。

  那人也是酒喝多了,看了下同伴,然后神秘地道:“更不要脸了。”

  吴二一听,伸手就是一掌,拍上那人后脑勺:“怎么的,你才不要脸呢。”

  今天托皇上的洪福,发了一大笔财的吴二,听不得有人诽谤皇上。

  “啊呀,疼,我错了,是朝廷不要脸面。”那人改换了个法。

  “自个儿先罚一杯再话。”吴二还是没放过他。

  那人也不敢反对,拿起面前的酒杯,一饮而尽。然后道:“你们没发现么,现在朝廷的布告,全部都是大白话了。”

  周围的人一听,都点点头,这倒是事实,不过马上有个人发表不同看法了:“大白话不好么,一听就懂。要换以前,我们还得听你解释,你是没能耐显了是吧?”

  吴二也不是一个识字的人,平ri里大家一起混,遇到识字的事儿,就得听这人摇头晃脑地卖弄他那点水平。

  现在听他这事,就嘲笑道:“敢情你是没得卖弄了,就敢埋怨皇上。你敢现在的官儿都写不出以前的布告,皇上这是为民考虑,你见过有那个皇帝有当今皇上这么为民考虑的?”

  吴二看到自己的其他同伴都在点头,赞同自己的看法,一得意,又道:“我姐夫,你们知道吧,大明内阁的辅臣,排在所有进士的前列,那写文章的水平是一般人能比的么,是不是?”

  众人赶紧点头,那是仰望的存在,写文章的水平肯定是很厉害的了。

  “你道我姐夫现在的奏章是怎么写的?”吴二又问道。

  “怎么写的?”刚才诽谤皇上的这人好奇地问道,相对其他同伴,他算是一个文人,对这个更是关心。

  “奉皇上之命,奏章上都加了什么标点符号。能让人一看就懂,不用自己断句的东西。”

  吴二八卦道。

  “为什么?”好几个人一起问道,文章自古以来都是需要断句的,现在不用断句了,真是奇怪。

  “那是皇上怕有人在奏章里面搞文字游戏,欺下瞒上,所以发明了这套标点符号。让奏章和这布告一样,通俗易懂。明白了么,这些都是皇上刻意搞的,不是啥脸面的问题。”

  “皇上这是想干嘛,难道是皇上不相信文臣了?”这人想着想着,忽然得到一个可怕的结论。

  “不定还真有这个可能,厂卫不都重新开始出来活动了么?”其中一个同伴马上赞同,并提出自己的依据。

  “对啊,刺杀中兴伯一案,还不是厂卫查出来的,靠顺天府那帮人去查,猴年马月都不会有结果。”

  “皇上最近还办了好些事情,内阁首辅连换三个,兵部尚书下狱,工部尚书告老还乡。还查办了好几个御史呢。”

  “谁不是呢,现在人心惶惶的,都不知道下一个会轮到谁。”

  “最好全部咔嚓了,没一个好东西,啥事情都要钱。”忽然,有个同伴提高声音,愤怒地发泄道。

  这些人平时都是没权没势之人,每次和官吏打交道,都要花不少钱给那些官吏。

  他的话引来一阵共鸣之声,然后有一个还补充道:“皇上号召文武百官给那些难民捐钱,你们看到有多少人捐了。捞钱的时候,一个比一个狠,捐钱的时候,一个比一个穷。真他娘的不是东西。”

  这些人只顾自己嘴皮子痛快,没看到吴二的脸已沉了下来,还在那着大明官吏的**。

  倒是那个识字的同伴先发现了,连忙打断他们的话道:“大明内阁还是很清廉的,皇上的股肱之臣,肯定是好的,是不是?”

  众人听他这么一讲,才注意到他们头的姐夫刚才也被他们骂进去了,于是,赶紧转换口气,开始称赞起来,心里却道,还不是一个德行。

  于是,气氛才重新转为和谐,推杯换盏起来。

  崇祯皇帝自然不知道小民在私底下的讨论,此时的他正在文华殿批阅奏章。忽报孙承宗前来觐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