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都市小说 > 大医漫漫路 > 第22章:崂山道士爱邋遢

  老头刚走,郭老道就让小道童给乾一准备了一身道袍,看着这娃娃穿上道袍,年级轻轻就有一丝仙风道骨的气度。

  然后又让清远小道领着乾一熟悉环境,哪里吃饭,哪里睡觉,哪里做早课,哪里练功,哪里是禁忌,都一一领着乾一介绍了,老道又领着乾一来到道藏阁,给扫地除尘,管理经书的老道士说明了情况,老道士很惊讶啊,八九岁的孩子,一般人字都不认识几个,何况看道经呢,那些道经有的是篆字,有的是繁体,辨认都很困难,这孩子还想进来看书啊,瞎胡闹吗!不过主持吩咐了,就随他吧,老道说了,任何书籍都可以看,包括那一百三十九卷秘藏。不过想来他也看不懂,这也是老道敢答应张老头的原因!张老头,你失算了!

  管理道藏阁的老道士,辈分和紫虚一样,俗家名字不知道,只是小道士们都喊紫玄师祖,这太清宫啊,是按照“大妙中黄贵,圣体全田功,紫空清乾坤,金木性相逢”等二十八个字排的辈份,目前比郭紫虚辈份高的还剩下仨,全都是“功”子辈,紫虚后面就是空字辈,清远这清字辈就是徒孙了,这太清宫,虚字辈的就七个人,空字辈的还有个四五十个人,这清字辈反而少,就十几个人,都是头些年,闹饥荒,家里实在养活不了,就送进山里当了道士。堂堂道门全真第二丛林,就剩下这七八十人了,空守着这数百间道舍客舍,大殿小堂,空空荡荡的。听说陕西全真祖庭重阳宫更凄惨。清远小道士还跟乾一发牢骚,天天打扫庭院,整天累个半死,就盼着旅游区建起来,游客香客多了,能赚点钱,乾一心里还嘀咕:“这小道士,是一点道心都没有啊”

  第二日,丑时刚过,也就是四点来钟的样子,天还大黑着呢,郭老道就把乾一喊了起来,吆喝着做早课了,睡眼迷糊着乾一爬起,跟着老道出来,连个鬼影子也没有,什么做早课啊,老道没穿道袍,一身短打,让乾一跟他走,出了宫门,沿着明堂处的一处小道,老道前面跑,乾一后面追,别看这老道都快八十了,又是个胖子,在这山路上却健步如飞,乾一腿短脚小,玩了死命才勉强跟的上,一直爬到山顶,山顶上是一块巨石,巨石上平袒整洁,乾一站在山顶四下一看,只见半山腰云山雾罩,自己宛若站在天上云端一般,远处依稀看见海面波涛汹涌,深吸一口气,只觉得清爽宜心,真是一个好地方,老道说以后乾一就在这里做早课,每天两个时辰,做完早课,下山吃饭,然后进道藏阁看书,看多久,自己看着办,晚课在晚饭后宫前明堂做。看来乾一的早晚两课老头子早就交代清楚了!想偷懒也不行啊。迎着东方日出的方向,扎好马步,抱元守一,开始按照老头子前两天教的法子站桩吐纳。

  这法子自己练了十来天了,越练越觉得这姿势舒服,也不知道什么原因,每天自己只能睡两三个时辰,却每天精神奕奕的,毫无疲惫感。郭老道却知道,这正是道家最基本的吐纳方法,每日清晨,吸纳第一缕阳光带来的紫气,有人练一辈子也未必能感受到天地朝露带来那缕祥和之气,但是,百里挑一,甚至万里挑一的人才能吸纳这天地间一丝至纯的紫气,这样的人,将来无一不是一代宗师。

  他也懒得监督,孩子偷懒,那是没那份造化,交代好了,就自己下山了,话说今天市政府的人还要来考察修缮的事呢,自己还得接代,想想这些俗世,一阵烦恼,却又无奈!

  等到乾一来到道藏阁的时候,已经日上三竿,问候一下紫玄师祖,紫玄给他讲了很多规矩,毕竟这些书籍可都是宝贝,有的甚至已经千年,很多还都是竹简,绑竹简的麻绳都换了很多次了,师祖给了他一副手套,说是不能用手沾书,会损坏的,乾一戴着,却只能撑半个指头,没办法,都是大人戴的,实在没自己小孩的。爷爷交代过,就看那一百三十九卷秘藏,而且不用看武功秘籍,也不用看兵法墨法,这《道藏》里收藏的可不只是老子庄子之类的,兵法,墨家,鬼谷子,管子,淮南子,应有尽有,都说诸子百家,但是天下百家,无不出于道家,就像天下兵器,棍是百兵之祖,刀枪剑戟,都是棍的演化和进化!儒家也好,法家也好,墨家也好,鬼谷也好,都逃离不了道家的阴阳。老头说,一个月的时间,自己能记多少记多少,不求甚解!死记硬背即可。

  乾一先没有乱看,他知道自己年纪小,太深奥的东西自己现在还学不了,选的第一本说却是这太清宫祖师刘若拙的《华盖集》。这太清宫自汉朝建三皇殿以来,毁于战乱,后来刘若拙在这里修炼,宋太祖觉得他是个神仙,据说九十多岁了还是壮年模样,就重建了这太清宫,给刘若拙做道场,并敕封刘若拙为华盖真人,崂山太清的道门山术,就自刘若拙祖师开始的,说起来来也怪,这上清宫啊,总爱出一些邋遢道人,很不讲卫生,这刘若拙就是,平时蓬衣垢面,也不戴帽子,也不穿鞋子,就喜欢赤着脚,后来的张三丰也是这个德性,还有好些老道,都不爱梳洗打扮,也不爱华服高帽,但是人家有本事啊,那时候崂山有狼有虎,这若拙祖师就喜欢打个狼杀个虎的,当时人们还建了一座“驱虎狼庵”来祭祀他,还能求雨,还会养生,这养生术,本就是道门山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