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都市小说 > 大医漫漫路 > 第530章:考试

  这样的资格考试,要办好几天,也不可能中医十三科都在这里考,没那么大的场地,自然是不同的考场有不同的侧重了,今天他在这里,医协的其他领导在另外的考场!

  “哦”侯德昌也不傻,听着萧伯元口气不顺,也就不再回应了。

  萧伯元却是心里烦乱,这个侯德昌又撞了他的忌讳,也是当这个副会长当的有些颐指气使的性子!

  ”老候啊!”心里琢磨着,你直呼我的名字,我喊你一声老候,也没什么大不了的!

  “老候啊,今天的人很多,要仔细了,不能出了差错啊,尤其是你这边,方脉是大类,稍有疏忽,丢的可不是你们恒德堂的人,而是咱们中医协的人,你还是要去检查一遍那几个病患,做到精准无误……”

  这一通官腔打出来,萧伯元却是心里痛快了不少!

  他这边痛快了,侯德昌那边却不痛快了,从这一声老候开始就不痛快,要是个同龄人这么喊也就罢了,自己六十多了快七十了,你萧伯元也不过才五十岁,倒过来,跟别人一样,喊一声候老能怎么地?我都这把年纪了,不值得你喊一声候老吗?老候老猴,怎么听都觉得别扭,再说了,我是恒德堂的大夫,又不是你们龙游堂的坐诊,你凭什么对我颐指气使的,中医协的副会长怎么了?你们中医协又不给我发工资,我是你们请来的专家,又不是你的手下,打什么官腔啊,还出差错?看不起我们恒德堂是不?我这么大岁数了还考不了这些半大小子?

  人啊,气不顺的时候,听什么都能挑出毛病来,好好的话,能听出十八种味来!

  心里不痛快,可又不能跟人家硬顶,再怎么说自己的身份地位,确实比不上这个比自己年轻了十多岁的家伙,那就忍着吧,回去就跟掌柜的商量,今年的中医协换届,绝对不选你萧伯元!

  ……

  一声铃响,终于可以进考场了,乾一也随着一群人乌秧乌秧的往里钻!

  进了大厅,只见几个大大的牌子,写着要考试的科目,在工作人员的组织下,都排起了长处的队伍!

  略微张望了一下,这个考场差不多有个百八十人,排队最多就是这个大方脉的队伍,所谓大方脉其实就是内科,是应用范围最广的科目,人多是肯定的,搞正骨的人也不少,唯独妇人科的寥寥无几!

  其实中医对妇科是相当重视的,而且在这方面,有相当精到的成绩,《黄帝内经》中对妇科有极大篇幅的论述,仅次于大方脉,小方脉,绝对不是只有简单的电线杆子上说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内容,女人的健康关系到人类的传宗接代,只有女人健康了,我们这个族群才能更加健康的繁衍生息,所以自顾妇科与方脉,是学医的两大重心。

  只不过,现场来考试的考生,都普遍比较年轻,明目张胆的来考妇科,确实有些羞涩,人就比较少,不过这么没什么,很多中医在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,都会去研究妇科,一来是认识提高了,二来,自古妇科比较赚钱,毕竟在古代,女人因为天生的体质问题,比男人更容易生病,既然大量的病人是女性,那有钱谁不赚呢!

  乾一算是挤进来比较早的,前面排了十来个人,按照之前知道的规矩,每次可以进入那个用帘子隔出来的考室的只有五个人,算起来自己差不多第三组就轮到了。

  原本在外面还挺激动的,一进了考场倒是平静了,算起来自己从小到大,参加的考试也数不清了,没一次不是顺顺当当的,这样的初级考试,对自己来说,应该是手拿把攥的。

  第一组的五个人,进去已经十分钟了,看不见里面的情形,也不知道找了些什么样的患者!

  这些患者都是卫生局从各大医院花钱雇来的,由几位考官先做了诊断,其实都是些普通病症,只要进入去人,用望闻问切判断出来表症,再开个方子,跟考官的判断大致一致,那就算是合格了,现场就可以知道结果,合格的等着过几天去卫生局拿证书就行,不合格的,回去继续学习,来年再考!

  乾一耳力好,虽说看不见,却能听到里面的动静!

  “考生37028,四位病患,诊断无误,合格了,回去等着吧!”

  “考生37046,嗯?三号病患诊断有差距,咱们当大夫的,一点错都不能犯,不合格,来年再考吧!”

  “考生36003,你这四个病患,有两个误诊,这怎么行?你哪个师父教的啊,走吧走吧!”

  ……

  不一会儿,便有人从布帘里走出来,有哀声叹气的,有一脸愁苦的,有心有不甘的,自然也有喜气洋洋的。

  出来的人,很快就被工作人员驱离了现场,不得与还没有考试的那些老老少少交头接耳。

  很快,乾一便随着另外四人一起,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进入了布帘子遮盖的房间!

  初映入眼帘的便是四张简易的医床,床上躺了或老或少,或男或女四个病人,在旁边呢,放了五张学生用的小课桌,课桌上有纸笔,正面则是一张大桌,大桌后面坐了两个穿唐装的老人,应该就是考官!

  侯德昌端起自己紫砂杯,呷了一口茶,在嘴里咕噜了一阵子,然后吐进脚下的痰盂里,头也没抬,嘴里嘟囔几句!

  “轮流诊断,然后写诊断书!不得交投接耳!”

  四位同仁便呼呼啦啦的涌到了一号病患身边,其中一个三十出头的男的第一个抓住了1号病患的脉腕,一边切脉,一边询问!

  望闻问切,其实望闻问都是佐证,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切上!不过到了医术到了相应的程度,其实倒也没什么严格的要求!

  古人也曾把医者分成四个等级,神医、圣医、明医、巧医。

  只望而知病症为神,像扁鹊啊,华佗啊,差不多就是这个级别了,闻而知病症为圣,那便是张仲景,孙思邈之这样的水平了,问而知病为明医,钱乙,李时珍,叶天士等名医了算是了,至于巧医,自然是只靠切脉就行的,像是老一辈的萧龙友,施今墨,汪逢春他们这样的人物。

  其实,几个人围在一起,是有些取巧的,通过不同的人询问不同的问题,可以更全面的了解病患的基本情况,有时候自己没想到的问题,别人提出来了,同样可以佐证,至少在一定的程度上,是减少了自己的疏忽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