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其他小说 > 豆蔻梦暖 > 九、这雨(二)

  ──张强心里一阵紧张,后面的情节?

  ──她惊得放下饭碗,却不敢捂耳朵,眼睛惊惶地看向刘放。

  一个年轻母亲与一个妙龄少妇的综合形象。

  刘放就开玩笑想把的惊慌疏导开,妙容强颜欢笑,说已经吃饱了,离开餐桌,说是餐桌,其实太给面子了,那根本只是一张四方的木板下垫几块砖罢了。

  妙容站起来,没提防又是一声炸雷,她一慌,脚底下小心地踩中了什么,一下摔倒!

  ──下面的情节张强几乎可以猜出来。

  ──刘放的动作奇快,下意识的丢下筷子,一把抱住了她。

  可想而知,刘放积蓄了多年的情感一旦找到了释放点,那种能量是多么惊人。

  妙容推了把,没能推开,也没有力气推开了。

  她爱他,这是她心底怎么挣扎也不得不承认的事实,他开始吻她,似乎想要把她熔化似的狂吻,她甚至迎合他的动作,象当年一样。

  刘放刹时飘到了天堂,淹没在没有时空的混混沌沌的幸福里──

  但很快地,妙容便有了劲,她把他推开了!

  这一推,把刘放放回到了疯狂的风声雨声里……

  他跌入了深深的冰凉!

  张强松了口气,他宁可刘放和妙容之间只有灵的成份,没有肉的成份,即使这种观念也许老土一些。

  雨小了点,雷声已彻底沉寂,妙容说要走了,脸上没有责怪刘放的意思,刘放给妙容一把伞,送她走时,说了声:“唉,这雨。”

  这是第三次出现这两个字。

  妙容走时,夜已经阑珊了,雨伞第二天就送了回来,不是妙容送,而是妙容的丈夫詹。两人认识,但彼此没有深淡,礼貌性地各说几句后,便都沉默,詹就告辞,留给刘放的是一连串的猜测和不安。

  小说中的詹是一个并不出色的地方干部,妙容虽没具体标明职业,但从她的言谈举止上可以看出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。她与刘放之间无论如何都显得般配些。

  作品的时间跳到了两个月后的又一个下午。

  妙容再一次登门,这一回她还带着那个三岁的女儿。

  这时已经是秋天了,一个大晴天。

  天气描写文毕恭一直是很节俭的,这一回特地用了几百个字来写,张强觉得其中必有缘故。

  这时的景色是一种惨淡的美。

  小女孩非常可爱,非常聪明伶俐,刘放喜欢那小女孩,未婚的他忽然想做一个爸爸,他一把抱过那小女孩,紧抱她,轻轻亲她,抱得越来越紧,亲得越来越多,是生怕被人抢走一般的紧抱,而这小女孩竟没哭。

  张强觉得这段描写失实,不会不哭,除非这女孩睡着了,睡着了也被这玩命的紧抱弄醒了。

  妙容低着头,有些颤抖,没说话。

  刘放亲着,竟流了泪幸福而又苦涩,然后和女孩说话,女孩天真的回答一再令年轻的母亲害臊,回答中含有让刘放欣然的信息。

  刘放的心更和女孩的心贴得紧紧的,泪落到女孩的脸上,女孩说,叔叔,别哭,刘放说,我不是哭,不是哭……

  那一天的确该是很美,但确实该是惨淡的美。张强都有些冲动,想要滴泪。

  妙容默默地把带来的东西──一些食物放在刘放的餐桌上,最后才说,这是别人送给他们的,吃不完,顺便送点给他。

  刘放忽然冲动地说,其实,我有一样,就够了的。

  他说,我,我,我想认这女孩为干女儿。

  他说,我不必要她守在我身边,只要她能隔不久来看看我,叫我一声──叔叔,就可以了。

  张强估计他或许是想向妙容申请让女孩叫他爸爸的,但怕妙容不同意临时改口。

  妙容抬起头来,脸白得象刚从千年前的历史书中跳出来,静静地说,别这样,刘放,不要这样,你的心思,我懂,但是,真的不要这样。

  她说着,伸手去抱回女孩。

  女孩怔怔地看着妈妈,似乎懂得了什么似的,一下子把妈妈紧紧搂住,哭着叫妈,妙容流下泪来,不知为谁而流,她使劲地亲亲女儿,低头说:我们走吧,向叔叔说再见。

  然后她就回过身去,走了。

  走时,秋风瑟瑟,彩霞满天,已分不清是美丽还是凄清,女儿哭声一路不停,芳草萋萋,哭得苍天一天昏黑,仿佛黑夜是由孩子洁白晶莹的泪水染黑了的,西天的夕阳早已黯然无光,变成一轮苍白的月亮,象一滴特大的泪滴。

  张强觉得妙容这样真狠,这一段没有雨,刘放却感到雨比前一次更浓更密了,到处是雨,这雨,从妙容第一次来之后,一直就滴滴答答地下着,下得他满眼尽是模糊。

  后来,妙容没有再来……也不知来不来,反正刘放走了,被转到了另一个地方,走时,天又一次下起了冷雨,疏乱地打在他走过的路边那密集的草木丛里,象上天在为他奏起一曲最后的别离歌,声声如泣如诉。

  这雨!

  张强觉得这雨果真从书中走出来了,卷裹着他,他的心头也是一片零落,不知不觉掉了泪。

  谁知下午时分,果真是来了雨,黑云把整个城市压够了,突然狂风大作,电闪雷鸣。雨便啸叫着兜头而下,众人无不反应强烈,或欢叫跳跃,或骂骂咧咧……

  只有张强的反应近乎麻木,尽管面对的是这样一个奇异的天气现象──这雨,竟然说来就来了!他几乎认定这雨是该在今天来的。不,一直就好象在下着的。

  他的灵感被雨撩拔出来了,在文毕恭作品的语境中,信手写了首诗,写了又改,反复改,最后终于改定为:

  门掩黄昏雨欲狂,书中书外两迷茫。

  心头错负千般意,纸上空余一缕香。

  有情招晚雨,稚儿无计泣斜阳。

  纵然曾是魂如雪,为觅知音亦断肠。

  写完后,整晚都在咀嚼自己的这首诗,反复看反复想后,自我感觉还蛮良好的。他从小就受母亲影响,不时写一些古诗词,这种七律倒也不是第一次写,他写得很认真,因为这是准备给邱素萍看的,平时写作文,他仅用时十几分钟到三十分钟,写这首诗到完成修改,却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。

  他想马上找到邱素萍,把这首诗给她看,跟她吹牛说是花了五分钟左右一口气写成的,这样就算她觉得不好,也有退路。当然,最好是能听到她的赞扬和吹捧,她既然知道格律,肯定也是懂古诗的。

  偏是雨下得没完没了,又找不到借口,生怕惹她不快,倒不敢真的行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