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都市小说 > 重生之文娱教父 > 61.秦可卿的改变

  只有这个李侃凭借卓越的才华、诡异的气质,硬是闯进了自己的心里,成了自己认定了的男人。

  而自己在引以为傲、赖以糊口的文学专业上是绝不会有机会超过他。不说超过,连给李侃提供帮助都做不到。

  于是秦可卿清醒的认识到,那自己所谓的优势就只有这个秦家的政治背景。

  那为了帮助的到李侃,自己何不在自己家族的帮助下,在官场中取得一个好位置?

  凭家族的底蕴,自己以后肯定是步步高升。

  如果一切顺利,不敢说就可以为李侃提供多大的支持,但至少可以保证让他不会遭受来自官方的不公正待遇。

  秦老爷子也是欣然同意自己大孙女的作法,并舍下老脸,亲自召集人手,布置安排工作调动。

  那天当秦老爷子从秦母那里知道秦可卿闹脾气把李侃气走了以后,就狠狠的批评了这个平时自己根本舍不得骂的乖孙女。

  秦老爷子是话很重也很智慧:

  “动不动就耍脾气的女人,那只会把自己男人向别的女人怀里推。是世界上最蠢笨的女人。”

  现在,秦老爷子看到秦可卿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并做出改变,而且为了和李侃有更多互动而做出了从政的选择后,他老人家也是开心不已。

  一家人就要有互相帮助、互相关心的样子嘛,这样才能做好长久夫妻。

  如果只是单方面付出或索取,那一定是会出问题的。

  谋种程度上来说,秦老爷子还要感谢李侃。

  秦老爷子以前用了多少招术想逼着自己这个潜力无限的孙女从政,都被她用自己不是从政的料为借口给挡了回来。

  这次为了李侃,秦可卿毅然从政,都不用秦老爷子操心了。

  在秦可卿的强烈要求下,所有的调动工作,在一周内完成,也就是李侃抵达桂林一周以内的时间,秦可卿已经在新单位报到上班了。

  可能会有头铁的人说这种调动怎么可能这么快?你说这不可能,事业编制,甚至是公务员编制,哪有这么容易的?光手续都要无比冗长的流程要走。

  那是看是谁和对谁了?

  天真的少年,你觉得可以随意调动一帮退休副国级、部级干部做乐队的秦老爷子的孙女,京城一号首长的女儿,需要有这么复杂的流程吗?

  不说别的,就政审这一关,秦可卿就完全不用有耽误时间的过程,所有机构直接盖章通过。

  开玩笑,这种革命家庭的利益是和国家的利益和命运捆绑在一起的。他们怎么会对这个自己祖辈提着脑袋打下来的江山产生危害?

  至于其他流程,那就是重要性级别次一级的了,而且在特事特办的情况下,所有手续都是可以后补的。

  记得某一个老爷子说过:领导干部是用来干什么的?就是要勇于担当,决策那些并不是那么符合流程的事情的。

  要是每一个人都按照流程公事公办,那还需要领导来协调工作吗?大家按部就班就好了嘛?

  所以,秦可卿从此就不是北大文学系的老师了。

  这一切变动秦可卿要求周边所有的人都不要告诉李侃。

  在秦可卿和李侃的例行通话、短信交流中,秦可卿自己也只是提了一句组织上对她的工作另有安排,可能去中央部委工作。

  其他的,比如调到哪里,做什么岗位,一概不提。而李侃在这方面也不敏感,这段时间更是专心抄书和体验祖国大好河山,其实就是满世界玩去了,也就被她瞒了过去。

  她就是要给李侃一个惊喜。

  ......

  “桂林山水甲天下,阳朔山水甲桂林。”

  花了两周的时间,李侃在桂林体会了山水之情后,专门又跑到广西小山村里好好的体验了一把少数民族的异族风情。

  这段时间以来,李侃人原来略有点苍白的皮肤晒黑了,不过精神状态好了很多,再也不是亚健康的状态了,成了一个真正的精神小伙。

  这天下午,李侃正租了一个竹排在阳朔漓江上无目的的漂流,突然负责划船的船工老大说:“贵客阿哥,前面过不去了,昨天县里下了通知,要建设一个歌圩,这几天在彩排。”

  “哟,那更要去看看了,是什么主题的歌圩?”李侃兴趣大起。

  “哪有什么主题,就是县里想搞点收入,要当地人表演对歌给游客看,赚点门票。”船工老大朴实的很,实话实说。

  “这不对呀,你尽量靠近一点,我远远看一眼。”

  “县里有通知,我们不好靠近的。”船工老大为难的说。

  “今天的租金翻倍。”李侃使用了最直接的方法。

  “这不是钱的事,县里的规定我们要遵守的,不然村长要找麻烦的。”

  “再翻一倍,四倍。你要是不去,我找别人了。”

  “去,去,当然去,我一直可以送你到歌圩里面参观,保证你看到全景,一个地方都不会错过。”朴实的人,也有小算盘的。

  “你们村长不管吧,不会给你带来麻烦。”李侃还真有点担心。

  “没事,村长是我阿爸,最多挨上一脚,不会有问题。”

  其实真相就如此简单。

  于是这个船工老大,当地的村长的儿子,就带着李侃进入到了正在修建的歌圩。果然,一路根本就没有人来阻拦和盘问,碰到了几艘竹排,船工们也都礼貌的互相点头招呼。

  看来这个自称村长儿子的船工老大还是蛮有人缘的。

  李侃一边看歌圩里的基础施工和灯光、装饰,一边摇头。

  他记得上一世这里搞的是“印象刘三姐”主题演出,那可是当地的一块旅游招牌,由大导演张艺谋执导,以沉浸感来带动观众的参与度,而且整个演出音响和光影效果尽善尽美。

  造成的结果就是,只要到桂林的游客,不分淡旺季都会来看这个表演,并且为了提升真实感,营造噱头和话题性,有很多临时演员都是就地招募当地船员和居民来充当。

  既宣传了传统文化、民俗,同时解决了当地的就业,给老百姓增加了收入,又节约了节目演出的成本。

  一直持续经营快二十年,仍然长盛不衰,经济效益非常好,是个一本万利的买卖,当地政府和运营公司都赚得盆满钵满。

  现在这么好的一个项目眼看就要被糟蹋了,李侃有点心里痛,但他知道这个表演的前提是什么。于是和船工老大搭话:

  “大哥是这本地的官二代啊,咱们这里是不是有对歌的传统啊?”

  “你还真问对了,以前我们这里是有这个传统的,后来开发了旅游资源,大家眼界开阔了,现在就没这一说了,只是老人们还有这个记忆,经常当故事给我们讲。”

  “那这里最著名的对歌的故事、传说是说的哪个呀?要不你给我讲讲?”

  “这村里的老人都知道,你要是感兴趣,我就随便说说,说不好,你别介意啊。”

  可能是收了四倍的船钱,心里也有点过意不去。

  朴实的船工老大就开始讲故事,估计是当做船钱的附加价值了。只听他缓缓的讲到:

  “我们这里最有名的传说就是刘三姐对歌了,具体是这样。”

  “在风景如画的桂林,静静的湖面上传来动人的歌声,吸引了正在打鱼的老渔夫和他的儿子阿牛。唱歌的人是壮族民众的歌手刘三姐。

  她被恶霸地主陷害落水,攀上一条竹筏,沿江漂流到这里。老渔夫把刘三姐留在自己家里。

  他们上山采茶,下河打鱼,过着勤劳的生活。地主莫怀仁要霸占茶山,在刘三姐的鼓舞下,乡亲们拔掉禁止采茶的牌子,一边采茶,一边用山歌讽刺地主老财。

  莫怀仁想禁止姑娘们唱歌,刘三姐提出与莫怀仁对歌,告诉他只要他在对歌中取胜,就可以不再唱歌。

  莫怀仁依仗财势,请来几位秀才和刘三姐对歌,引得四方的群众纷纷前来观看。刘三姐的山歌出口成章,犀利而又辛辣,莫怀仁请的秀才们纷纷败下阵来。

  莫怀仁情急之中落入水中,狼狈不堪。

  阿牛和刘三姐渐渐产生了感情,刘三姐也暗中为阿牛准备好了绣球。

  但莫怀仁对歌失败后又想出新的毒计。他借刘三姐上山砍柴之际,派家丁把刘三姐抢到家中,威胁利诱。

  在乡亲们的帮助下,阿牛连夜深入莫宅救出刘三姐。莫怀仁带领家丁追赶,却遭到了乡亲们的戏弄,掉落山崖一命呜呼。

  黎明,刘三姐和阿牛来到河边大树下,他们用山歌表达了自己的爱情,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……”

  听完了故事的李侃,内心一万匹曹尼玛狂奔而过,这尼玛太假了吧,这就是电影《刘三姐》的故事啊?几乎就不用加工了,直接搬上荧幕就好啊。

  不过听到当地有这个传说,李侃心里就完全有底了。在商言商,他开始就是担心,如果没有类似的传说,要生造一个典故,就太刻意了,成本也太高。以后宣传效果也会差许多。

  在漓江游览了一番,告别给他讲故事的当地村官二代,李侃尽兴而归。真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,这一番漓江旅游,又让他找到了一个下金蛋的母鸡。